转:激发创新活力 服务国家战略
专家、基层科技人员谈科协改革方案——
激发创新活力 服务国家战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联系全国7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中国科协的改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科协相关部门负责人、科技界以及公司界人士认为,本次科协改革敢于直面问题,而不是无关痛痒的调整,不仅将推动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联系更紧密,还能激发创新活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培养模式有助于激发活力,造就国家急需人才
《方案》提出,要改革人才服务机制,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本次改革中提到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年轻讲师崔鹏就是这个项目的受益者。“去年,我收到两个计算机领域权威专家的邮件,问我年龄是否符合‘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推荐要求。”崔鹏说,看到相关介绍后,他很激动:一是方案明确指出该计划针对“小人物”;二是项目名称叫“托举工程”,“被‘托举’正是我们这些科研工作‘小人物’的渴望。”
崔鹏说,青年科技人员一开始往往不容易争取到太多科研资源。《方案》中提出的对青年人才支持、培养模式,有助于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活力,促进他们成长为国家急需的人才。他还认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也体现了中国科协把资源更多配置到基层一线的做法,以破解和一线青年科研人员不亲、不近问题。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说,中国科协各学会通过同行科学家选拔,对一批有创新潜质的年轻人给予支持,就是要鼓励、引导青年科学家安心研究。他还表示,受支持的青年人才在经费使用上将有较大自主权。中国科协也将探索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
以学会联合体适应学科交叉发展趋势,真正成为科学家之家
科协组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作用,主要通过各学会来实现。《方案》提出的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改革,被称为本次改革的“牛鼻子”。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穆荣平教授认为,学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专业化。学会秘书处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将让学会更加独立,走向社会化。“这是很重要的探索,有助于让学会真正成为联系科学家、服务科学家的科学家之家”。
鼓励成立学会联合体也是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陈晔光说,现在学科发展交叉融合是趋势。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向老百姓科普转基因、干细胞等热门知识,或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工作,单一学会难以做好;借助学会联合体的合力,就能做很多事情。
“生命科学跟医学、农学、药学都有关系,牵扯到全国范围的20多个学会,联合体的成立克服了专业分工偏窄偏细造成的不足。” 陈晔光说,学会联合体提供了更大的学术交流平台,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举办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探讨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穆荣平表示,学会联合体可以促进某一个大的领域里学科间的交叉与合作,其中有很多发展的空间。通过学会联合体,已有学会的工作能够在更宽更高的平台上展示。
苏小军说,学会联合体是一种学会组织形式的创新,其意义在于,把学会联合起来,做单个学会不能做的事,比如学术交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实施大的科学计划、提出科学战略性前瞻研究等。
引导学会资源服务基层和公司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方案》提出,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学会助力创新发展。支持学会和地方科协积极参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及时总结创新驱动示范市的成功经验,引导学会创新资源融入产业链,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表示,学会在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学会的优势在于汇聚了众多学科的科技人员。《方案》有助于引导学会资源服务基层和公司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科协2014年10月启动实施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郑南宁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学会应该把学术研究和创新驱动战略结合起来,为公司提供雪中送炭的服务,而不要把学会办成又一种只注重学术的高墙深院。
“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跟我们公司对接了很多次。”作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受益者,河北荣毅集团总经理苑宝义说:“在中国科协的推动下,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光电网创新平台和光电网产业联盟;成立了一个基金——光电网产业基金,推动了国家光电网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还成立河北省光电网学会,在学会里成立了中国光电网研究院。”
中国科协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科协组织将树立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新定位新形象,服务全社会创新需求,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之家。(喻思娈、范麾京)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