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 纸鹞栉风,非遗相承
活动地点
阳江市&补尘辫;尘颈诲诲辞迟;江城区&补尘辫;尘颈诲诲辞迟;阳江风筝馆
活动介绍
为全面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管理学院绿创南粤突击队围绕“百千万工程”的目标和文化强国的理念,来到阳江市风筝馆参观并开展了志愿活动。
流光拾遗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在区域发展下的作用,探究出以非遗为引领的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道路。绿创南粤突击队来到了阳江市风筝馆参观,并与当地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交流学习。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风筝馆,了解到阳江风筝这项流传于广东省阳江市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广东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由此成为了南国风筝之乡。阳江扎制的风筝为南派风筝的代表之一,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阳江市也因为风筝被称为“纸鹞城”。
在参观途中,工作人员特别给我们介绍了献礼建党100周年和献礼二十大的风筝。这两面风筝制作精良,是传统手艺的再度创新,既表达了阳江人对党的敬爱与忠诚,又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的相结合,充分发挥了非遗在“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中的使命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与民族、国家紧密联系的概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外,非遗在乡村振兴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非遗工坊、非遗培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完善非遗传承与活化机制,非遗传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共品文化之美&苍产蝉辫;
然后,我们就与当地的志愿者一起,共同为游客介绍阳江风筝文化。突击队成员们各司其职,队员们分别在入口处为游客做导览介绍阳江风筝的历史与文化;在风筝陈列处为游客介绍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工艺展览处为游客讲解不同风筝的制作技艺;在纪念品售卖处介绍精美的风筝周边等等。
在介绍和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和志愿者相互合作,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阳江风筝的美丽,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风筝,大非遗,文化之美,生生不息。
活动小结
通过参观风筝馆并为游客讲解风筝文化,我们进一步的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传统风筝已然成为我们传统生活美学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如今手工制作风筝工艺复杂,要求严格,年轻人少有耐心去学习,风筝技艺传承相当困难。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亟待加以扶持和保护。
风筝馆的纪念品
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将风筝这项传统文化继续发扬,让风筝带动阳江城镇发展与乡村振兴。也让阳江风筝一直飘扬在蓝天,让让中华文化永远留存在心底。
同时,也让我们做一个放风筝的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广州华立学院管理学院学生会
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