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记心中、红色基因永传承”主题党史学习小课堂第二十九讲
为隆重纪念建党百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力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结合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百年党史记心中、红色基因永传承”主题党史学习小课堂系列活动,通过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理解和认识。今天,党史小课堂第二十九期主讲人将带你重温红色岁月,缅怀峥嵘历史。
党史小课堂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峥嵘岁月,百年党史耀春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0月份在党的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1951年10月12日,上海新华书店发行《毛泽东选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迫切需要,1951年10月1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向全国发行。
《毛泽东选集》收录了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着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斗争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奋斗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文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此之前,1959年6月,苏联终止合同,随后撤走了专家。毛泽东毅然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造出原子弹。他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中央把原子弹工程定名为“596工程”,要造“争气弹”。
最终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使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作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党的十四大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作出了叁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叁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本周的党史小课堂即将结束,最后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我国的原子弹之父是谁?
党史小课堂第二十九期主讲人
陈浩滨
18机械4班 中共预备党员
吴太海
19材料1班 中共预备党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