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变形记”海报大赛决赛投票
群英荟萃,百鸟争鸣,在初赛评选中,我们欣赏了许许多多充满创新,符合主题的优秀作品,也请大众评委选出了最具特色的十幅优秀作品进入最终的决赛评选。鹿死谁手,花落谁家,由你来定!快来投票选出你心目中的迟辞辫1吧!
1号作品来自23经济2班黄彩思,她的设计理念是:
该画采用冷暖色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当下海洋生态严峻与海洋治理前景光明的主题,旨在呼吁大家重视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号作品来自23学前窜10班王嘉祺,她的设计理念是:
《“核”处容身》根据海洋污染、垃圾污染和海底美丽的海景生态为对比,突出核污染与垃圾污染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同时利用纯黑的“核污水”与各种垃圾的剪影突出画面,将其与海底的生态环境的和谐美丽形成强烈的对比,激发起人们对于海洋污染危害的直观认识,以海洋生物的口吻发出疑问:“我们何处容身?”
作品运用颜色的对比与画面效果的设计意图引起人们对于海洋的保护意识,让大家携起手来,保护海洋生物们的容身之地。
3号作品来自23汉语言5班梁靖雯,她的设计理念是:
该设计以“海洋污染”为主题,采用工业排废和人为垃圾系列元素,利用色彩高饱和的强烈对比以充分展示了当今海洋环境正面临的危机。
4号作品来自23学前窜12班洪冰莹,她的设计理念是:
计污染者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可怜的海洋动物们毫不知情......一旦核污水排海,核污水将很快扩散并导致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看到这条消息,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生存在海洋中的生物...“它们”甚至没有收到通知,只能一路游到海水变蓝。
5号作品来自23汉语言2班黄彩莲,她的设计理念是:
《我也曾是自“游”的鱼》,大海曾是个奥秘的世界,可它现在受尽折磨,无数塑料垃圾倾倒进去,被“垃圾”勒住了脖子。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还给海洋自“游”!
6号作品来自23学前3班杜清瑜,她的设计理念是:
海豚渴望挣脱人们的渔网捕捞和残杀,希望逃离那片遍布是塑料垃圾,充斥着刺鼻的化学工业气味的核海,救救它们吧!将这些可爱的生物呵护起来,还它们一个家吧!
7号作品来自23学前3班吴家豪,他的设计理念是:
当垃圾从海滩游弋到了海底,当核污染水扩散到海洋深处,当海洋生物像塑料一样被降解,当清澈的海洋被污浊所笼罩,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沉沦,海洋带着悲伤呼唤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心灵深处为此感到不安和痛楚,我们应该认识到守护海洋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对海洋的爱永远不会沉沦。
8号作品来自23学前窜6班蔡悦琪,她的设计理念是:
人类肆意向海里排放没处理好的污水、毫无节制往海里丢弃垃圾、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冰川动物等恶劣行径,让海洋变得不再干净!也让生物开始生病变异!水滴里可爱的海洋生物、冰川动物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如果人类不及时止损,这将会是最后一滴海水,不再翻腾干净的浪花!也会是最后一滴雨水,地表不断升温不再雨!这更是最后一滴泪水,属于它们也属于人类!
9号作品来自23学前窜3班陈梓琪,饶晓悦和黄婵娇,她们的设计理念是:
以“海洋污染”为主题,本方案设计了一个,以工厂污水及海洋垃圾污染海洋生物与生态作为主体的方案。画面采用了拼贴画手法及运用塑料类的材料进行手工设计制作,塑料袋海浪、塑料瓶变异鱼、工厂、污水、烟筒等等这些兼具可读性与视觉审美的辅助性设计元素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主体周围,使得主体形象更加鲜明并且更好的突出了“污染海洋”的主题特点。为了应“海洋污染”的主题,画面主要采用了土黄、蓝、棕的颜色,表现出气氛阴沉凸显出海洋污染对自然的危害。
10号作品来自23学前窜4班李思怡,她的设计理念是:
本作品以受污染的海域与呼吁人们行动保护海洋两方面进行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为海洋发声。
这十幅优秀作品也将会在11月15日—11月17日于图书馆一楼展出,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