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举办高校教师职业素养专题培训
为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帮助高校教师坚定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12月15日下午至12月17日,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举办高校教师职业素养专题培训,副校长李玉林、校区办主任李季霞、总务处副处长谢太义、教育学院院长杨韶刚、教育学院副院长戴礼祥、海洋装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教授叶家玮及江门校区教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人事处梁淑芳老师介绍此次培训方案
人事处梁淑芳老师从广州华立学院的办学历程、办学成就、发展规模、师资力量及江门校区的发展规划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让新入职教职工对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强则学生强,专业强则学校强。教师职业素养培训的目的是要求教职工能够严格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水平,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叶家玮教授向青年教师分享科研和教学经验
叶家玮教授从提升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结合自身从教几十载的教学与科研相关经验,为参加培训会的青年教师们做了精彩生动的讲解,鼓励大家多交流、多沟通、多积累、多做科研。在场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深刻领略到了叶教授的个人魅力和深厚学识。
为增强江门校区教职工团队的凝聚力,同时,让大家对江门地区有更多的了解,学校还组织了到江门台山进行户外现场教学培训。
江门台山素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美誉,有160多万台山籍乡亲旅居海外及港澳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山人杰地灵,不仅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同时,也涌现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中国首条民办铁路创办人陈宜禧、爱国爱港人士伍淑清等一批着名乡亲。
草坪小学校门前合影
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海咸鱼”加工场。广海咸鱼历史悠久,鱼干制作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广海咸鱼远近驰名,深受市场青睐,畅销国内外。
广海咸鱼制作现场
大家除了海产供销社内参观生晒咸鱼的腌制过程,还到靖安村体验农村生活的自然与朴实,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进行走访调研。
大家认真学习观看供销社的发展历程
走进新农村开展调研
教职工们积极参与到江门校区组织的培训活动当中,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撸起袖子加油干,全身心投入到之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培训期间所见、所闻、所学、所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提升作为高校教师必备的教学、行政和科研能力,为广州华立学院的不断发展而贡献力量。
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2022年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培训圆满结束
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2022年高校教师职业素养培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丰富了教职工们的业余生活,为新职工尽快融入教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加强集体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培训过程中,每一位教职工都认真对待、团结协作、默契配合,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集体需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也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鼓足了干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