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园地>党建工作>详细内容

党建工作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触党史微党课第叁十二讲

作者:计算机系 发布时间:2021-12-0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image.png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脱贫攻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念;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着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

“脱贫攻坚战”

一、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

二、脱贫目标:

“十叁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2018年,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我国脱贫攻坚叁年行动开局良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进程明显加快,作风治理和能力建设初见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扎实落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多年困扰贫困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教育难、就医难等问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得到了解决。然而,当前脱贫攻坚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实现“两不愁叁保障”存在薄弱环节,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帮扶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精准,必须始终保持打攻坚战的状态,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28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叁年行动指导意见,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强化责任落实,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左右,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基本完成‘十叁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努力解决“两不愁叁保障”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加大扶贫投入加强资金监管,做好中央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强脱贫攻坚总结宣传,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2019年12月23日,西藏的贫困县“清零”;今年2月22日,重庆的贫困县“清零”;2月26日,黑龙江的贫困县“清零”;接着,陕西、河南分别在2月27日和28日宣布贫困县“清零”;随后,海南和河北两地,2月29日同一天宣布贫困县“清零”;3月2日,湖南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3月5日和6日,内蒙古和山西分别宣布贫困县“清零”;4月11日,吉林的贫困县“清零”;接下来,4月21日、4月26日、4月29日,青海、江西、安徽相继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9月14日,湖北的贫困县“清零”;11月14日,新疆和云南在同一天宣布贫困县“清零”;接下来,宁夏、四川、广西、甘肃分别在11月16日、11月17日、11月20日和11月21日相继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重大使命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叁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叁区叁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同年10月,为加强对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叁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7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2020年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本次督查的主要任务是,对中西部22个省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成效考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问题排查等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开展督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与基层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督查重点关注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消费扶贫、公益岗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工作,同时关注各地克服疫情影响情况、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情况、防范洪涝地质灾害等风险情况、脱贫攻坚普查前期准备情况等。对2019年退出贫困县进行抽查,重点检查退出质量,特别是“两不愁叁保障”实现情况。

截至2020年底,1800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未来发展: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

表彰大会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将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庄严宣告: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

image.png

主讲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员黄成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