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赋能,守护教师“心”健康——聚焦教师自我关怀与压力管理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神圣过程。教师唯有先悉心滋养自身,方能以更饱满的状态去润泽学生的心灵。为切实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助力教师构建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体系,3月28日,我校特邀广东省中医院临床心理科孙录教授,来校举办《自我关怀与压力管理》专题报告。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参与”的模式,吸引了全校百余名教师热情参与。
孙教授开篇便点明高校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叁高”职业特性:高强度、高责任、高情感消耗。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教师的健康现状:40%的教师存在焦虑倾向,超过半数的教师出现甲状腺或乳腺结节等心身反应症状。值得关注的是,辅导员群体在入职3-5年后,职业倦怠发生率高达65%,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的现象显着。
随后,孙教授借助“压力累积效应”模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剖析了压力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长期影响机制,让教师们直观地认识到压力在身体内部悄然产生的连锁反应。
在干预方案的讲解中,孙教授将认知行为疗法与中医养生理念巧妙融合,致力于为教师们打造个性化的压力管理方案。通过“费斯汀格法则”的情景模拟,教师们深刻理解了“可控10%+不可控90%”的情绪管理公式,掌握了情绪调节的关键要点。孙教授还亲自示范“敲胆经”“拍心包经”等经络调理方法,并贴心地推荐了辨证施膳方案,例如气郁体质适宜饮用玫瑰花陈皮茶,阴虚体质则可选择桂圆枸杞桑葚饮,将中医智慧切实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调养之中。
互动环节紧密围绕教师们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展开。针对“平衡多重角色压力”“职业发展瓶颈期心理调适”“失眠与情绪波动关联”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孙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建议。参与培训的教师们纷纷由衷感叹:“这些方法既专业实用,又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让人受益匪浅!”
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发展绕不开的重要课题。本次培训,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一座通往身心平衡的桥梁,更是一场对教育初心的深度回溯。当教师学会关怀自己,教育的火种才能在温暖中传递,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未来,我校也将持续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活动,期待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的征途上,带着饱满的精神、从容的心态,培育桃李,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教育芬芳,实现从优秀迈向卓越的华丽转身。
用户登录